究竟什么是碳抵消?碳抵消机制都有哪些?碳抵消通常采取哪些方法?
碳抵消是一种环境保护措施,旨在减轻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被释放到大气中,导致地球温度升高。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温室效应。地球的大气中存在一层被称为温室气体的物质,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氮氧化物等。这些温室气体能够吸收来自太阳的热量,并阻止其散失到空间中。这种作用使地球的气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维持生命的存在。然而人类活动引起了大量二氧化碳的释放,破坏了这个平衡。
碳抵消的基本原理是达到碳中和。碳抵消的目的是通过吸收、减少或抵消同等数量的二氧化碳,从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
如果根据碳抵消产生方式以及机制的管理方法,可将碳抵消机制分为三类:
国际性碳抵消机制主要是指由国际气候条约制约的机制,由国际机构管理;《京都议定书》中提出了三种灵活的国际性碳抵消机制。 1.清洁发展机制CDM 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合作,通过项目所实现的“经核证的减排量”(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CER),用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完成在议定书第三条下的承诺。 2.联合履约机制JI 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级的合作,其所实现的减排单位(Emission Reduction Unit,ERU ),可以转让给另一发达国家缔约方,但是同时必须在转让方的“分配数量”配额上扣减相应的额度。 3.国际排放贸易机制IET 发达国家将其超额完成减排义务的指标(Assigned Amount Unit,AAU),以贸易的方式转让给另外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并同时从转让方的允许排放限额上扣减相应的转让额度。 综上,JI和IET都是在总配额不变的情况下的交易。IET通过金钱直接购买,JI项目则通过项目进行,二者都不会创造出新的碳排放配额,但CDM却可以创造出新的配额。 独立碳抵消机制是由私人和独立第三方组织管理,不受国际法规限制,通常是非政府组织管理。其中黄金标准和自愿碳减排核证标准是重要代表。黄金标准评估严格,广泛认可,主要用于自愿抵消。自愿碳减排核证标准则为自愿减排项目提供认证,为参与国际、国家碳税等机制提供减排信用。 1.美国碳注册处ACR
覆盖领域:备案的14个方法学覆盖五个领域:减少温室气体项目(燃料燃烧),减少温室气体项目(工业生产),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碳封存和储存,废弃物处理和处置。
2.气候行动储备CAR
覆盖领域:CAR备案了22个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协议,在美国45个州和墨西哥10个州备案了400余个项目。已获备案的协议包括:己二酸生产、加拿大草原、煤矿甲烷、森林、草原、美国畜牧业等。
3.黄金标准GS
备案的39个方法学涵盖土地利用、林业和农业,能源效率,燃料转换,可再生能源,航运能源效率,废弃物处理和处置,用水效益和二氧化碳移除八个领域。
4.自愿碳减排核证VCS
覆盖领域:备案方法学所覆盖的领域包括能源、制造过程、建筑、交通、废弃物、采矿、农业、林业、草原、湿地和畜牧业,总共为49个项目,目前参与的国家数量达80个。所有CDM机制下的方法学都可以用于登记VCS项目。
这些机制由各自辖区内立法机构管辖,通常由区域、国家或地方各级政府进行管理。截至目前主要有20个区域、国家和地方碳抵消机制。例如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澳大利亚减排基金(ERF)和美国加州配额抵消计划等。
在国内除了CCER之外还有各种应用于地方碳市场的地方碳抵消机制,比如福建林业碳汇抵消机制(FFCER)、广东碳普惠抵消信用机制(PHCER)、北京林业碳汇抵消机制(BCER)、重庆碳惠通抵消机制(CQCER)等。
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
中国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于2012年着手建设。CCER的规则和程序与CDM非常相似,机制中使用的技术标准很大一部分是改编自CDM。其余的方法学是专门为CCER开发的,主要集中在林业领域。
2.福建林业碳汇抵消机制FFCER
福建省作为国内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在2017年选择多地的国有林场开展林业碳汇交易试点,项目类型主要包含碳汇造林、森林经营碳汇、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核证后的FFCER可在福建试点碳市场进行交易。截至2021年5月31日,FFCER累计成交275.35万吨,成交金额4055.06万元。
3.北京林业碳汇抵消机制BCER
2013年,北京碳排放权交易正式上线,林业碳汇作为抵消机制纳入其中。2014年北京市发改委和园林绿化局联合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抵消管理办法试行》,指出需是来自北京市辖区内的碳汇造林项目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可用于重点排放单位进行抵消的林业碳汇项目。截至2021年6月底,北京市林业碳汇共成交近14万吨。
4.广东碳普惠抵消信用机制PHCER
2015年,广东省发布《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决定在广东省内组织开展碳普惠制试点工作。省级PHCER作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补充机制,原则上等同于本省产生的CCER,可用于抵消纳入 碳市场范围控排企业的实际碳排放。2017年先后发布5个森林保护、森林经营等5个碳普惠方法学。
碳抵消通常采取以下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1.植树造林:树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氧气,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浓度。植树造林项目可以在城市、农村或退化土地上进行,从而增加碳吸收能力,并改善土壤的质量。
2. 使用可再生能源:传统能源(如煤炭和石油)的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一步降低碳足迹。
3. 节能措施:通过改善能源效率,例如使用更高效的电器和照明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量,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4. 碳汇项目:由于森林等生态系统能够吸收和储存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支持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也是一种重要的碳抵消方法。
5. 清洁能源投资:投资于清洁能源项目,例如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厂,可以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碳抵消并不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案,它只是减轻环境影响的补充措施和辅助手段。在碳抵消领域,生物天然气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利用有机废物生产清洁能源,生物天然气有效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合理利用生物质能。202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
在“双碳”目标愿景下,作为现代生物质能的利用形式之一的生物天然气在能源消费脱碳进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对于我国加速能源转型、保障能源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天然气,是以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有机物为原料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经净化提纯后与常规天然气成分、热值等基本一致的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燃气。
据专家介绍,生物天然气是目前唯一成熟的“负碳排放”能源,生物天然气集清洁能源、负碳排放、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产有机肥以及发展乡村工业等功能于一身,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新能源。
生物天然气行业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双碳”战略目标的贡献较大。不仅可以有效处理各类有机废弃物,保护生态环境,还能生产大量清洁能源,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支撑。如果考虑到生物天然气行业在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减排管理方面的作用,其贡献更是不可小觑。
近年来,国家层面不断出台政策“礼包”,助推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促进生物天然气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规划目标,到2025年,生物天然气具备一定规模,形成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燃气新兴产业,生物天然气年产量超过100亿立方米。到2030年,生物天然气实现稳步发展,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生物天然气年产量超过200亿立方米,占国内天然气产量一定比重。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生物天然气将逐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成为未来能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在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