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 | 联系我们 欢迎来到山西德远净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德高行远,净节为能 做气体净化分离领域的专家
全国咨询热线:0351-6263057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资讯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山西德远净能环境科技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公元时代城B座25层
联系人:吴先生
电话:0351-6263057
传真:0351-6263057
手机:18636642806

行业资讯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

时间:2025-05-07 10:44:50 来源:本站 点击:45次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

(2024-2035年)


67848f9aff84dcf7c7d12fcf8c0f801e.png
50b6de1d724fa6adc508547f6e1e6030.jpg


主 要 目 标

到2027年

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

上新台阶。

到2035年

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到本世纪中叶

农业强国全面建成。

城乡全面融合,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面实现。



总 体 要 求

战略要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更高水平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工作要求:夯实产能、筑牢根基;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突出地位,围绕短板打牢各项基础。创新驱动、厚植动能;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绿色低碳、彰显底色;树牢“两山”理念,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共建共享、富裕农民;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尊重农村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分阶段扎实稳步推进。

核 心 任 务 

一、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全面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健全耕地“三位一体”制度体系,开展盐碱地治理改良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高标准农田及农田工程监督的系列标准体系,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水平;推进实施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单产提升,加快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挖掘油料作物的生产潜力,拓展油源,保障“菜篮子”产品供应,

积极培育和推广糖料蔗良种,推进天然橡胶老旧胶园更新改造。

     健全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落实党政同责,压实“米袋子”保供责任,保障粮食种植面积,健全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及粮食主产区补偿机制,完善粮食价格、补贴、保险等政策体系及产量大县奖补制度,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储备调控;完善国家储备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机制,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和节约长效机制,完善反食品浪费制度。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树立大大食物观,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发展农业工厂等新形态,推进合成生物产业化。

二、推进科技装备创新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整体跃升;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农业基础研究,推进农业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农业高校建设,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深入实施种业振兴,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种质资源交流共享,实施育种联合攻关,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健全新品种保护制度和种源应急保障体系。

     推进农机装备全程全面升级;加快高端智能机研发应用,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打造产业集群,建立全链条产业格局,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促进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全面融合;建立农业观测网络和农村大数据平台,研发智慧农业技术及标准体系,构建链条完整的智慧农业集群。

三、完善农业经营体系

     提升家庭经营集约化水平;健全延包配套制度 ,深化“三权”改革,探索土地经营权放活途径,实施小农户能力提升工程。

     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活权赋能;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服务体系,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统筹协调功能,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增效;发展家庭农场,鼓励农民合作社,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供销社综合改革

     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能力建设,创新多种服务模式,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

四、推进产业体系升级

     推动农产品加工流通优化升级;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

     推动农业优质化品牌化提升;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及知名品牌打造,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体系。

     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地方特色,聚焦乡村特色种植业、手工业和文化产。

     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集生产、加工、流通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链升级,深挖特色优势产业,实施农村产业与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的融合发展,构建生产协同、技术互补、要素共享的企业发展梯队,推动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深度融合。

     加快推进农业全面绿色转型;实施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健全耕地轮休耕作制度,保护重要生物物种和遗传资源,健全生态保护和系统治、及监测机制,推进生态综合补偿。

五、深化农业对外合作

     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推动农产品外贸转型升级。实施农业服务贸易促进行动。优化外商投资准入标准,加强国际合作。

六、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持续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强化县域规划的统筹,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人居环境治理。

     整体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建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农村资质组织、基层群团组织建设,推动乡村社会组织发展,完善农村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乡镇(街道)职责和权力,推广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

     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拓展新时代核心价值观,培养新时代农民,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七、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健全跨区域就业服务机制,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健全低保标准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体系,构建基本公共服务统一标准,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完善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分类帮扶制度,补齐农村技术社会短板,深化东西部帮扶协作。


解  析

图片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发布,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政策性文件。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自1982年以来,中央一号文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多,当下“三农”问题更是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和热度。

《规划》从产能根基、产业任性及制度等方面构建了农业发展的目标体系。把粮食安全根基放在首位,体现了在当前国内及国际环境下,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重要性,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刻不容缓,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进入深度实施。

《规划》将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制度改革统一起来,突破了以往农业规划重产量的局限。随着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发展,科技创新将是驱动全要素生产的主流,产业融合将进一步构建并完善全产业链体系,并提高其价值增值,最终促进整个农业体系价值的重塑与构建,新型城镇、工业化与乡村振兴全面融合,进一步促进产业、人口、土地等各类要素的融合与发展,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体系,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提供了依据。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仅一字只差,体现的则是从量的积累到发展模式的质的飞跃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未来的农业将是最有潜力的产业,未来的农村将是最美的家园,未来的农民将是最有尊严的职业。


   ---------------------------------END---------------------------

后记:

        作者在自然资源领域内从事土地利用、规划、综合整治、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达17余载,公众号内容是作者对自身工作的所思所想,其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8636642806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0351-6263057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