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 | 联系我们 欢迎来到山西德远净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德高行远,净节为能 做气体净化分离领域的专家
全国咨询热线:0351-6263057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资讯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山西德远净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公元时代城B座25层
联系人:吴先生
电话:0351-6263057
传真:0351-6263057
手机:18636642806

行业资讯

环保风暴下的养猪业:北京某大型猪场18万元罚单再次敲响警钟

时间:2025-09-29 16:42:28 来源:本站 点击:3次


025年9月,一则消息在养猪行业引发广泛关注——北京某养猪企业因水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浓度超标、氨氮排放浓度超标,被处以18万元罚款。从财务数据角度看,18万元罚款在一些大型企业的营收中占比或许较小,但在当前严格的环保监管背景下,这一罚单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该企业被罚并非个别案例。在此之前,已有多家规模猪企在环保问题上出现违规情况。新希望子公司因雨污混排问题屡罚不改,严重违反环保规定;温氏股份旗下猪场因环保设施未验收就投入使用,被罚款25.8万元。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超过30家规模猪企因环保问题收到罚单。这一系列处罚事件,凸显出养猪行业长期存在的 “重生产、轻治理” 问题。


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监管要求,猪企的态度正在发生显著转变,从最初对环保罚单的忽视,逐渐转变为积极主动开展环保整改。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牧原、温氏、新希望等龙头企业在环保治理方面的投入合计超过45亿元,较2020年增长120%。这一数据的大幅增长,充分体现出企业对环保重视程度的提升。


圣农集团是积极开展环保整改的典型代表,该集团的鸡粪发电厂,每年能处理高达400万吨的粪污。牧原股份则利用猪舍屋顶资源布局光伏发电项目,截至2023年末,装机量达到207.9MW。这些光伏设施不仅满足各场(厂)自身用电需求,多余电量还可上网售卖,每年为企业节约用电成本超2亿元,同时显著降低碳排放,朝着绿色低碳生产目标迈进。



2025年已有11省环保政策 “亮剑”:史上最严标准落地



在环保风暴中,政策层面的变革是关键驱动力。从国家到地方,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政策相继出台,对养猪行业形成强大约束。


国家层面:环保责任上升为 “一把手工程” 

202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这一文件的发布标志着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从行业管理提升为政治任务。文件明确规定,地方党政 “一把手” 对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环保工作纳入政绩考核体系。这意味着地方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将其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否则将影响政绩考核。


政策的实施效果迅速显现,各地积极响应。山东多地开展 “四不两直” 暗访,检查人员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对畜禽养殖场进行突击检查,重点检查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和设施运行情况,有效打击了部分养殖场的违规行为。四川也开展类似暗访行动,对岷江、沱江等流域的养殖场进行严格排查,确保环保政策落实到位。福建将存栏2000头以上的猪场纳入液位报警实时监控,一旦出现液位异常,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察觉并采取措施,有效杜绝雨季溢流风险。这些行动表明,环保监管已从过去的 “运动式整治” 转变为 “常态化高压” 监管,养殖场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确保环保工作符合要求。


地方细则 “加码”:排放标准刷新底线

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更为严格的细则,不断提高环保排放标准。


广东自2025年5月1日起实施《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613-2024),将总氮、总铜、总锌等指标纳入管控范围,对企业污水处理提出更高要求。为满足新标准,企业需投入大量资金升级污水处理设施,加装三级过滤系统,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确保排放水质达标。山东要求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保持100%。对于粪污台账不完整的养殖场,将面临5-10万元的罚款,促使企业认真做好粪污处理和台账记录工作。四川规定,岷江、沱江流域养殖场需在2025年底前完成粪污还田管网建设,将粪污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未达标者一律停产整改,停产整改期间企业不仅无法正常生产,还可能面临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抢占的风险,因此企业积极推进管网建设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已有11个省份启动新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30% 的地市标准严于国家标准30%-50%。这些地方细则的出台,给养猪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环保压力,同时也促使企业加快环保升级步伐,以适应新的标准要求。




三类猪场 “倒计时”:580万头母猪产能将出局



在环保风暴的影响下,并非所有猪场都能平稳发展。根据业内权威评估,2025-2027 年环保新政将导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减少580-780万头,占现有存栏量的12%-16%。这一数据在养猪行业引起强烈反响。那么,哪些猪场将率先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呢?


传统散户:水源保护区的 “清退风暴”

长江经济带和珠江三角洲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正成为传统散户面临挑战的集中区域。据统计,这些区域约65万散户面临强制退养,占全国散户总数的22%。以江苏为例,在太湖流域5公里内,散户已全部关停。这些散户规模较小,平均每户存栏能繁母猪5-8头,虽然单户规模不大,但总体来看,他们的退养将直接导致350-500万头母猪产能退出。


江苏的老张在太湖边养猪20多年,一家人的生活依赖这几头母猪。但随着环保政策收紧,他的猪场被列入强制退养名单。老张表示:“我明白养猪会污染环境,但这是我唯一的生计来源。退养后,我面临就业难题,生活规划被打乱。” 像老张这样的散户还有很多,他们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难以对猪场进行环保改造,只能被迫退出行业。


中小型场:设备与区位的 “双重绞杀”

在年出栏2000-5000头规模的养殖场中,设备老旧型(建场超过10年)和选址不当型(距离居民区/水体不足500米)的养殖场面临严峻挑战,约40%被列入淘汰名单。这些养殖场在过去或许经营状况良好,但随着环保标准提高,其短板逐渐凸显。


湖北的李老板经营一家年出栏3000头的猪场,猪场建于2010年,设备老化严重。李老板表示:“仅雨污分流改造就需投入80万元,这相当于全年利润的60%。不改造将面临违规风险,改造又担心成本过高导致亏损。” 除设备问题外,区位因素也成为这些养殖场的关键问题。距离居民区过近,异味扰民,容易引发居民投诉;距离水体太近,一旦污水泄漏,将对水源造成严重污染。在当前严格的环保监管环境下,这些问题无法再被忽视。




跨界资本:环评成为 “致命短板”



2018年后,大量跨界资本涌入养猪行业,其中包括房地产转型企业和金融资本项目。然而,这些新入局者中,约30%因环评不达标面临整改或关停。某房企投资的百万头猪场,在建设初期过于注重规模扩张和经济效益,忽视环评流程的重要性,未通过 “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审查。这导致5亿元投资面临风险,企业负责人表示:“早知环评如此严格,当初应更加重视。”


跨界资本虽然资金实力雄厚,但在养猪行业专业性不足,对环保法规和标准了解不够深入,在环评流程和治污设施建设方面容易出现漏洞。这也提醒其他企业,进入新行业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尤其是在环保方面,绝不能掉以轻心。




破局之道:从 “环保达标” 到 “价值创造”



在环保风暴中,虽然部分猪场面临淘汰,但也有许多企业积极探索,找到破局方法,实现从 “环保达标” 到 “价值创造” 的转变。


技术驱动:养殖废弃物变 “绿色金矿”

温氏股份以16亿元收购筠诚和瑞,这一举措具有明确的战略考量。筠诚和瑞在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可再生资源生产领域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市场经验。温氏股份通过此次收购,构建 “畜禽粪污-有机肥-农田” 的循环链,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每年该循环链能处理高达200万吨的粪污,将废弃物转化为价值不菲的有机肥,销售到周边农田,不仅为农户提供优质肥料,还为温氏股份带来超过3亿元的副产品销售收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圣农集团在鸡粪发电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他们将鸡粪与谷壳混合燃烧发电,这种发电方式不仅解决鸡粪处理难题,还为企业创造可观的能源收益。年发电量高达2.2亿千瓦时,相当于能够满足10万户家庭一整年的用电需求。在能源紧张的背景下,这一成果具有重要价值。而且,燃烧后的灰烬可作为优质土壤改良剂用于农业生产,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


模式革新:“公司+农户”2.0版本崛起

牧原股份推出的 “环保托管” 模式,为合作农户带来切实利益。在传统养殖模式下,农户需自行承担污水处理设备的购置和运维成本,这对资金有限的农户是较大负担。“环保托管” 模式改变了这一状况,牧原股份为农户提供污水处理设备租赁服务,农户只需支付相对较低的租金即可使用先进设备,同时牧原股份负责设备的日常运维,确保设备正常运行。这一举措使农户初期投入降低60%,大大减轻农户经济负担。


新希望试点的 “光伏+养殖” 模式也具有创新性。在猪场屋顶建设分布式电站,充分利用猪场闲置空间。电站产生的电能不仅满足猪场自身用电需求,降低用电成本,多余电能还可上网售卖,为企业带来额外收益。据测算,发电收益能够覆盖30%的环保设备成本,为企业节省大量资金。此外,“光伏+养殖” 模式还能有效降低猪场温度,改善养殖环境,提高生猪生长性能。


政策红利:抓住 “减污降碳” 窗口期

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畜禽污染治理专项基金,为畜禽养殖企业的环保升级提供强大资金支持。对于积极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的企业,中央财政给予30%-50%的补贴,大大降低企业环保投入压力。山东、河南等地试点的 “排污权交易” 政策,为合规企业开辟新的盈利途径。合规企业在满足自身排污需求前提下,若有节余排污指标,可将其挂牌交易给排污指标不足的企业。据估算,这一政策预计每年能为企业新增收益超2亿元。企业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既保护环境又获得经济收益,实现环保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来源:现代畜牧每日电讯)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8636642806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0351-6263057

二维码
线